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张全兴院士应邀举行《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发展历程与展望》报告会
发布时间:2016-09-25     作者:   浏览数:6584   分享到:

      9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张全兴教授应邀莅临蓝晓科技园,在新建成的多功能报告厅做了题为《中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发展历程与展望》的精彩报告。

张全兴院士应邀举行《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发展历程与展望》报告会

      报告会由寇晓康总经理主持,公司领导、各业务部门经理和骨干员工1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张全兴院士应邀举行《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发展历程与展望》报告会

      张院士表示,作为中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技术的见证者之一,能向大家讲解这项受大家欢迎、应用广泛的技术,是他的荣幸,也是他本人作为行业科研者职责所在。长期以来离子交换技术一直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湿法冶金、原子能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分析化学与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张全兴院士应邀举行《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发展历程与展望》报告会

      报告开始简要介绍了我国树脂行业的发展历程,以何炳林院士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20世纪50年代起在国内最早开展离子交换树脂的系统研究,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做出了特殊贡献;首次发明了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研制并生产系列新型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成功应用于工业水处理、有机合成、链霉素的提纯分离及含酚废水处理等领域,并将生产和使用技术普及至全国;80年代率先开展血液净化材料及其他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研制出多种血液灌流吸附剂,挽救了安眠药中毒重症病人;90年代后开展重要提取吸附材料及固相合成载体的研究,成果广泛用于中药现代化及药物固相合成,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张全兴院士应邀举行《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发展历程与展望》报告会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张院士率先开展大孔吸附树脂、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和功能基化吸附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并开创了我国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工业废水及其资源化的新领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成果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长江、太湖等重点流域的生态安全和众多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院士表示“树脂吸附处理有毒有机化工废水及其资源化研究”与蓝晓科技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也充分肯定了蓝晓科技在抗生素提取领域实现吸附分离材料国产化,及对国外进口产品的替代,降低了国内抗生素企业的生产成本,为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做出的贡献。


张全兴院士应邀举行《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发展历程与展望》报告会

分离提纯CPC所用树脂的生产装置(左)与树脂产品(右)

      在湿法冶金领域,蓝晓科技以高性能吸附树脂为基础,配合酸、碱法树脂应用工艺,集成生产4N镓的系统装备,形成了材料制造、应用工艺、专用设备集成技术及承担EPC工程的综合实力,为氧化铝企业提供镓提取整体解决方案及菜单式服务,成为国内具有实力的镓提取树脂及系统服务专业化企业。

张全兴院士应邀举行《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发展历程与展望》报告会

提纯镓的工程装置图

      张院士转达了今年6月份举办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也表示,我们都是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就有可能为党和国家做出贡献。期盼未来10年左右,蓝晓科技充分利用技术及行业优势,产值超过百亿元人民币。未来需要时间见证,也需要技术创新作为引领。

      张院士分析报告结束后,多功能厅内响起热烈的掌声,相信不仅仅是对他本人在行业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给予崇高敬意,更是对蓝晓科技的发展充满了更多期许。

 

张全兴,1938年12月生,江苏常州人。1960年从南开大学化学系提前毕业留校任教,开展离子交换和吸附树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1985年调至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现更名为常州大学)任教;1993年至今在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环境友好材料合成以及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化工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开创了我国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工业废水及其资源化的新领域,创建了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和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任《离子交换与吸附》期刊主编,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和蓝藻治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1988年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当选全国模范教师。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2),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3),200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和江苏省十大专利发明人称号,2007年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40余项,通过科技鉴定3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150多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成果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长江、太湖等重点流域的生态安全和众多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以及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业务咨询:029-88450919(工作时间9:00-17:30) 18049092699